剛發完文章 從沙發上起身時不小心絆了一跤,動作顯得有些狼狽。

我在心裡提醒自己:老了老了,都快40了。

40 歲是什麼概念?
一般 40 歲被歸納為中年。
高曉松曾談過他對「四十不惑」的理解:「沒到40歲的時候,以為『四十不惑』的意思是到了40歲就想明白了,之前不懂的就能懂了。等到了40歲後,發現『不惑』的意思是你不明白的事都不想明白了。」

你,終究接受了一直以為能改變的自己。

唐諾在「跨過人生的折返點」中提到:死亡意識來到的最高峰是在 40 歲左右。因為這之前人的身體太好,感受不到,死亡只是一種概念。要當人走過折返點,身體開始衰敗、瓦解,才真正意識到死亡的到來。

我的折返點來得比較早,可能跟長期保持運動和自我觀察的習慣有關。從 30 跨入 31 我就明顯感受到自己在同樣的訓練量下,體能節節衰退;以前 23 分鐘跑完五千公司還能再做三十分鐘的重量訓練,變成一天長跑一天重訓,因為漸漸不能負荷一個小時把兩者都做完。

在三十歲之前,我的人生就像在爬一座山,一路都是往上走,每一步都有新景色,往往也都令人流連忘返。但從那時起,我知道自己的上坡路走完了,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會回頭望一望,懷念那山頭上最美好的景色。

因此在那時候我開始讓自己投入「貢獻者」的行列,也很幸運地在要跨入 32 歲前得到一個舞台,讓自己可以在上面反覆嘗試並累積相關的經驗。
在個人顧問或是培養部屬的過程中,有時我會說出重話:一個年過 35 的人千萬不要告訴我你是來「學習」的,你應該是要來「貢獻」。

35 歲我覺得是一個很適切的年齡,尤其是這十年來青年投入就業市場的年紀有上升的趨勢。假如一個學生 23 歲畢業 (延畢逃避一下現實)、服個一年兵役 (現在沒有這麼長了)、然後再因為個人因素等, 28 歲在就業市場站穩,那麼到 35 歲這7 年的工作經驗如果無法讓你累積出什麼可以貢獻的東西,那職場生涯就很窘迫了。

我只是剛好比較早明白這個道理而已。

33 歲那年,看著父親患上相當危急的絕症,身體以亟劇的速度衰敗和瓦解,更覺得走上教練這條路當個貢獻者能給自己的信念有更長遠的道路可以持續下去。

只是回頭看這幾年來自己又培養出了什麼,不得不略微搖頭嘆息。

2 月底到昆山出差時見到以前團隊的同事,幾乎全團隊的人也都出差到昆山了。當我問總共來了幾個人想找大家吃飯時,他回答:「我們」只有兩個人。
我很疑惑的問其它人呢?
他說:「他們」是其它案子的。

我很驚訝在主管為了自己控制慾,讓一個比起公司其它人更專業、懂得互相幫助和團結的團隊,變成了「我們」跟「他們」。

風往哪裡吹,草就往哪邊倒。
終究我們都敵不過那些天時地利。
這也是為什麼我做個人顧問和教練,都不會特別 follow up 的原因。

我一直以為自己會失去熱情慢慢穩定下來的,但讓自己停不下來的,是不想去明白那些所謂「穩穩做就好」的生活,也不想去體會它。
原來這就是一種四十不惑的概念。

 

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shi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